在使用传统的传输链路时,人们经常遇到“带宽跟不上网络应用需求”、“单链路无冗余备份”等令人头疼的问题。


端口汇聚

而端口汇聚(TRUNK)技术的诞生,完美突破了以上网络瓶颈。 那么,端口汇聚有哪些优势?在具体的交换机产品中我们应该怎样来配置端口汇聚?往下看!


一、什么是端口汇聚?


端口汇聚技术亦称主干技术(Trunking)或捆绑技术(Bonding),其实质是将两台设备间的数条物理链路“组合”成逻辑上的一条数据通路,称为一条汇聚链路,如下图示意。

端口汇聚

如果Link1和Link2先后故障,它们的数据任务会迅速转移到Link3上,因而两台交换机间的连接不会中断,如下图:


二、端口汇聚的技术特点


1. 提高链路可用性端口汇聚中,成员互相动态备份。当某一链路中断,其它成员能够迅速接替其工作,切换可在数毫秒内完成。

端口汇聚

2. 增加链路容量用户通过端口汇聚技术捆绑多条物理链路,不必升级现有设备就能获得更大带宽的数据链路,其容量等于各物理链路容量之和。


3. 负载均衡与系统容错由于Trunking实时平衡各个交换机端口和服务器接口的流量,一旦某个端口出现故障,它会自动把故障端口从Trunking组中撤消,进而重新分配各个Trunking端口的流量,从而实现系统容错。


4. 实现特定带宽需求特定组网环境下需要限制传输线路的容量,既不能太低影响传输速度,也不能太高超过网络的处理能力。而通过聚合将n条物理链路捆绑起来,就能得到更适宜的n倍带宽链路。

5. 提升设置灵活性Trunking(汇聚)可以捆绑任何相关的端口,也可随时取消设置,具备高度灵活性。

三、端口汇聚的应用


端口汇聚功能用于交换机之间的级联,为交换机之间的数据交换提供高带宽的数据传输能力,提高网络速度,突破网络瓶颈,进而大幅提高网络性能。


1. 应用流量较大环境中,增加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的级联带宽,提高整个网络的传输性能。


2. 应用在大流量服务器,增加服务器服务带宽,如视频服务器、网吧无盘系统服务器。


四、端口汇聚的配置


端口汇聚有以下三种实现方式:


● 手工汇聚——用户配置汇聚组号和端口成员,端口不运行LACP。

● 静态汇聚——用户配置汇聚组号和端口成员,端口运行LACP。

● 动态汇聚——基于IEEE802.3ad的LACP,汇聚组号根据协议自动创建,汇聚组端口根据key值自动匹配添加。


现以三旺通信万兆网管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——ICS5028G为例,演示动态汇聚方式的配置步骤。


动态聚合是一种系统自动创建或删除的汇聚,动态聚合组内端口的添加和删除是LACP协议自动完成的。只有速率和双工属性相同、连接到同一个设备、有相同基本配置的端口才能被动态汇聚在一起。


在菜单栏中依次点击“主菜单—端口配置—链路聚合—LACP配置”,进入LACP配置界面。

此处的模式是指LACP协商模式,分为:


Active:端口正常周期性的发送LACP报文;

Passive:端口平时不发送LACP报文,一旦收到了对端的LACP报文,就正常发送LACP报文了。

配置LACP步骤:


步骤1:在类型的下拉框中选择动态(LACP);

步骤2:在模式的下拉框中选择Active或Passive;

步骤3:在端口优先级的文本框中填写优先级;

步骤4:点击“设置”按钮即可实现动态聚合。

五、端口汇聚与端口聚合的异同

在我们接触到的工业以太网技术中,常常有人混淆端口汇聚与端口聚合。最后,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端口汇聚与端口聚合的异同点。

相同点:

1.二者主要用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

2.都把一组物理端口联合起来,做为一个逻辑的通道

3.路径冗余


不同点:

1. 端口汇聚不能使用STP,而端口聚合后的端口需要开启STP环网算法;

2. 端口汇聚—与生成树协议不同,当某一链路中断时,汇聚组启用备份过程只在汇聚链路内,与其它链路无关,切换可在数毫秒内完成;端口聚合—两个交换机之间有多条冗余链路的时候,STP会将其中的几条链路关闭,只保留一条,当链路中断时,STP的链路切换会很慢,在50s左右;

3. 端口汇聚与端口聚合相比,交换机不需要通过手工配置来了解哪些端口属于同一个聚合,支持 IEEE 802.3ad标准(即支持端口汇聚)的交换机,LACP会自动创建链路汇聚。


以上就是端口汇聚技术的相关介绍,欢迎留言交流!